抖音小说

578、暴涨的战神榜排名

抖音小说【douyintxt.com】第一时间更新《超玄幻三国》最新章节。

“可惜了,还是差一点。”

楚河睁开双目,微微叹气说了一句,眼中越发深邃明亮,瞳孔深处有点点星光闪耀。

他的气运已经达到了三万五千多,可惜,要转化气运冲破金钟罩的天银体桎梏,还是有些不足。

还好,现在只是第二根巨柱而已,楚河的目光,缓缓的落在了第三根巨柱之上。

第三根巨柱,战神榜排名七十一位的金眼战神秦敌,已经缓缓站立起来,一双眼睛如同黄金锻造,散发出耀眼金芒,朝楚河看来。

等楚河迈步踏上第三根巨柱,金眼战神秦敌深深的看了楚河一眼,随后叹气缓声说道:“我不是你的对手。”

楚河点点头,拱手说道:“承让”

秦敌的洞彻武胆拥有预知的能力,一双金眼可窥对手虚实,有点类似天眼,只是能力远不如天眼强大而已。

其实不用金眼察敌,秦敌也知道不可能是楚河的对手,楚河轻描淡写的一掌,就重创了韦陀战神,哪怕秦敌有两个地品武胆,也不可能是楚河的对手。

战神榜的争斗就是如此残酷,当秦敌认输,不用楚河出手,脸色瞬间变得紫金色,浑身一震,口角有神血渗出,已经受到气运的反噬,全身属性暴跌,恐怕已经不足先前的五成战力。

秦敌背影萧瑟的走了。

他知道,台下定然有不少人已经觊觎着他,战神榜八十二位虽然还是靠后,但对其后的战神来说,每提升一名,好处都是极大的。

楚河瞬间取代了秦敌的位置,提升到了战神榜七十一位。

知道楚河实力的人,很容易接受战神榜的不断变化,以楚河的实力,要进入前十之位不要太难。

但对九州绝大部分生灵来说就不一样了。

在他们眼中,战神榜是无比的神圣和高不可攀,任何能登上战神榜的,都是亿万生灵中最强者,超脱凡灵的存在,拥有毁灭天地的可怕神通。

战神榜上的排名,一年也难得改变一次,楚河这个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名字,突然登上战神榜已经足够让天下人震撼了,更别说一下子就从九十七的排名提升到八十二的位置

瞬间便是十五个名次的提升,意味着楚河刚刚登上战神榜,便对第二战神台的卫海发动挑战,然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击败卫海

还有一种可能,便是卫海不战自败但这样的可能比卫海瞬间落败更加让人震惊,意味着卫海连和楚河一战的勇气都没有

武神台落败,后果极其严重,若不是自知没有任何的胜算,战神又岂会不战而降

登上战神榜已经是相当不易,这需要常年累月的积累,日以继夜的苦修,还需要各种机缘造化,才能脱去凡胎晋升战神。

新晋的战神,和那些老牌战神当然会有一定的差距。

但这个楚河,一登上战神台,完全没有吸收消化中州神石带来的好处,就成功的挑战八十二位的韦陀战神。

这意味着他早就积累够了,只是一直忍着没有登上战神榜而已,实力早已经超过了战神榜第八十二位的强者

众人还在纷纷议论楚河为什么能如此忍让,一直抵受中州神石的诱、惑,但旋即他们就目瞪口呆的看着战神榜的排名再一次发生变化,原本八十二位的楚河,瞬间出现在七十一的位置之上

所有人都说不出话了。这楚河到底是那方神圣竟凶残如斯

中州各地,无数传信符朝着这边而来,纷纷询问有关楚河挑战武神台之事,更有一个个身影快速的朝着中州神石这边飞奔而来。

围观众人,亲眼看到发生在眼前的一切,比其他地方的人更加震撼,甚至已经麻木了。

什么一举成名天下知,什么潜龙榜雏凤榜的,和现在的楚河比起来,都是小孩子过家家而已,谁见过彪悍如楚河这样的,能让金眼战神俯首认输

气运再次朝着楚河涌来,五万的气运,足以让任何六品强者冲击七品战神的境界,但对楚河来说,还是不够

混沌六重天,已经等于七品神通境,甚至更加强大,要突破六品桎梏谈何容易。

楚河估计,最少需要十万气运,得数倍星力灌注自身,才能突破宝铜体,练成天银体,晋升混沌七重天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我在大夏窃神权》《渣攻改造,BE改写HE》《蝉动》《绝境黑夜》《锦宫春暖》《我真没想离婚后带球跑》《从长生苟到飞升》【四九看书】《大道朝天》《1978合成系文豪

天才一秒记住【抖音小说】地址:douyintxt.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龙脉修士玛雅姑娘九州·盘鞑圣徒远征意大利公主的魔幻世界大战玄界旅行社魔族荣耀请为我怀孕伯明翰的征服世界大冒险琅琊起轮回灭科学的魔王进修计划终极见习魔法师路德王子中国龙小姐的异界远征荒兽主宰身为提督的我,连秘书舰都是别人的老婆我在诸神世界修行最强武者灵兽供应商妖族寻道天行巫统星河秩序秘术师一头大虫的自我修养剑主天魔魔术冠争白骨权杖妹的娘化世界天下吾敌钢铁之心一界之主的奋斗亡灵哥布林在海拉尔天使之纹章九州长安行不朽巫界遗迹女巫冥炎杀手的荆棘王冠南瞻:重明北归志